自從筆電可以用 USB-C 來充電後,就開始在找體積小且可以同時充筆電跟手機的多孔充電器,終於找到了這款「Anker 737 GaNPrime 120W」,兩個 USB-C + 一個 USB-A,且整個體積也不會很大、佔用擠壓到其他插座孔空間,這次開箱還是「Pokémon 雷丘 聯名款」!除了充電器外觀採用顯眼的橘黃色外,還有附上一條同色款的 USB-C 充電傳輸線!快來看看這次的開箱心得分享吧!
Anker 737 GaNPrime 120W 急速充電器 for Pokémon 雷丘 聯名款
很久以前買的是 65W 的 2C1A(兩個 USB-C + 一個 USB-A),不過只要一孔插到給筆電充電,再多插給手機充電的話就會不能給筆電充電了,等於同時間不能充筆電及手機,這樣的情況用久了還是會覺得有些不方便,在看到 Anker 有推出 120W 同樣也是 2C1A 的 Anker 737 GaNPrime 120W 充電頭,而且最大重點就是體積沒有跟著變很大,依然保持住一定的大小,這款除了一般版外還有推出 充電頭 + 充電傳輸線 + 束帶 的 神奇寶貝 雷丘 聯名版,而這款聯名款的日幣定價是¥14,990 (含稅),在免稅再加上一些折價卷優惠後,最後的入手的新台幣價格換算後約是 2788 元左右,一般版的話是 ¥12,990 (含稅),所以等於大概用新台幣價格 430 元多加購 雷丘塗裝 + 充電傳輸線 + 束帶,所以對聯名款沒興趣的話,可以考慮改買一般版即可。


基本規格
- 體積:約 80 x 43 x 32mm
- 重量:約 187g
- 孔數:3 孔 ( USB-C × 2 、USB-A × 1 )
- 輸出:參照下圖



內容物一覽


這款「Pokémon 雷丘 聯名款」,除了本體充電器外還有附 USB-C 充電傳輸線 跟 束帶,也都符合聯名款的橘黃特色風格。

充電線外觀一覽
與「Anker 737 GaNPrime 120W 」一般版最大的差異除了外觀配色外,還有多了 100W 編織充電線,長度 1m,雙邊都是 USB-C 接頭。


束帶外觀一覽
這個束帶特別是的正面還有代表雷丘的閃電符號,也是聯名款才會有附的配件。
不過因為材質是用類似橡膠的材質,所以很容易沾黏灰塵,加上他的捆線設計其實真的很難用,建議乾脆去找其他束帶來用都會比這個好用多了。




充電器外觀一覽
與常規一般款的最大差異除了整體採用橘黃色之外,外觀上還會有雷丘以及寶可夢精靈球的圖騰,可以說相當有辨識性。
不過插孔那一塊的灰色就跟常規款式一樣的配色,。







插在插座上
用來插在插座上就可以看到並沒有佔到很大的空間是這款最大的優點之一,比起很多 120W 三孔 設計的充電器來說體積相對小很多。

重量實測
重量上來說,雖然充電器的官方重量規格是 187g,不過實測是約 194.4g、充電傳輸線+束線帶的重量則是 26.1g,全部加起來總共是 220.5g,雖然比一般常見的類似款重一些,不過看在可以 120W 的份上就覺得是可以接受的重量差了!



充電速度測試
除了體積的優勢外、120W 是這款最大特色,可以除了輸出給筆電充電外,還可以同時另外一孔給手機充電,甚至要再輸出給第三個裝置也是可行的。
三孔的輸出規格可以參考下方的官方說明:
PowerIQ 4.0
看到上面就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三孔全用的狀態下,只有顯示共出力 120W,沒有列出各孔是輸出多少,這就要提到 Anker 所研發的自家 PowerIQ 智慧分配技術了,這款所搭載的是 PowerIQ 4.0 規格,除了支援更高的輸出功率,還具備為多個設備最佳分配輸出的功能,並且可以依照當下連接的複數設備去判斷哪個比較需要高瓦力去輸電、哪個是已經是近滿電只需低瓦數即可等等。

充電實測
這次充電實測會分別以 單孔、雙孔、三孔 來進行充電測試,看分別在這三種充電狀態下,來看看充電的時間在這些狀態下的影響。
使用情境為 單一充電 ASUS Zenbook S16 (UX5606) 筆電 或是 單一充電 SONY XPERIA 1 VI 手機 的狀況下
筆電 ASUS Zenbook S16 (UX5606)
- 30% → 71%
- 充電功率較高,基本維持在 40W 以上,表示這段時間充電速度最快。
- 71% → 90%
- 功率開始下降,降到 35.81W。
- 90% → 99%
- 充電速度明顯變慢,降到 12.18W。
- 99% → 100%
- 充電速度進一步降低到 4.76W,這是電池保護機制導致的「涓流充電」,避免過充損害電池。
電量區間 | 電量增加 (mWh) | 每區間充電時間 |
---|---|---|
30% → 55% | 19,303 | 24 分鐘 |
55% → 62% | 5,697 | 9 分鐘 |
62% → 71% | 6,787 | 9 分鐘 |
71% → 90% | 15,513 | 26 分鐘 |
90% → 99% | 6,699 | 33 分鐘 |
99% → 100% | 793 | 10 分鐘 |

手機 SONY XPERIA 1 VI
- 30% → 50% 階段
- 充電速度最快,約 6.12W,電量增加 254mAh。
- 電壓從 4195mV → 4236mV,顯示電池仍有較高的充電接受能力。
- 50% → 70% 階段
- 充電功率稍降至 5.85W,但仍維持不錯的效率。
- 電量增加 186mAh,比前一階段減少,顯示電池內阻開始影響充電速率。
- 70% → 90% 階段
- 充電速度繼續下降,約 5.56W,這時已進入充電後期。
- 電量增加 106mAh,顯示充電效率明顯下降。
- 90% → 100% 階段
- 充電速度大幅下降至 3.12W,進入涓流充電模式,主要為了保護電池壽命。
- 這個階段電量僅增加 67mAh,充電效率最低,但有助於延長電池壽命。
電量區間 | 電量增加 (mAh) | 充電時間 |
---|---|---|
30% → 50% | 60 | 12 分鐘 |
50% → 70% | 59 | 14 分鐘 |
70% → 90% | 121 | 22 分鐘 |
90% → 100% | 58 | 22 分鐘 |

可以看到 筆電 充到 90% 約需要 1 小時 8 分多、手機充到 90% 時約需要 48 分,因這兩台裝置都會在充到 90% 以上進入涓流充電狀態,在 90% 以前所花的時間沒有想像多的長,算是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使用情境為 筆電+手機 同時充電的狀況下
- C1:筆電 ASUS Zenbook S16 (UX5606)
- C2:手機 SONY XPERIA 1 VI
筆電 ASUS Zenbook S16 (UX5606)
- 12% → 27%(42.8W)
- 充電開始,功率較高,進入快充模式。
- 可能是 PD 充電或高功率充電器運作中。
- 27% → 52%(52.1W)
- 充電功率達到最高峰,進入最有效率的充電階段。
- 這個階段適合快速補充電量,效率最高。
- 52% → 89%(44.4W)
- 功率略微下降,但仍然維持高功率輸入。
- 這個階段仍是快速充電模式,但可能受電池溫度影響。
- 89% → 95%(21.3W)
- 充電功率大幅下降,進入涓流充電階段。
- 這個階段主要是保護電池,避免過充。
- 95% → 100%(7.2W)
- 進入最慢的涓流充電模式,功率大幅降低。
- 主要目的是保持電量而非快速充電,防止電池老化。
電量區間 | 電量增加 (mWh) | 每區間充電時間 |
---|---|---|
12% → 27% | 11,379 | 16 分鐘 |
27% → 52% | 19,976 | 23 分鐘 |
52% → 89% | 28,831 | 39 分鐘 |
89% → 95% | 4,976 | 14 分鐘 |
95% → 100% | 3,734 | 31 分鐘 |

手機 SONY XPERIA 1 VI
- 30% → 50% 階段
- 充電速度最快,約 6.12W,電量增加 254mAh。
- 電壓從 4195mV → 4236mV,顯示電池仍有較高的充電接受能力。
- 50% → 70% 階段
- 充電功率稍降至 5.85W,但仍維持不錯的效率。
- 電量增加 186mAh,比前一階段減少,顯示電池內阻開始影響充電速率。
- 70% → 90% 階段
- 充電速度繼續下降,約 5.56W,這時已進入充電後期。
- 電量增加 106mAh,顯示充電效率明顯下降。
- 90% → 100% 階段
- 充電速度大幅下降至 3.12W,進入涓流充電模式,主要為了保護電池壽命。
- 這個階段電量僅增加 67mAh,充電效率最低,但有助於延長電池壽命。
電量區間 | 電量增加 (mAh) | 充電時間 |
---|---|---|
30% → 50% | 76 | 19 分鐘 |
50% → 70% | 62 | 14 分鐘 |
70% → 90% | 66 | 22 分鐘 |
90% → 100% | 122 | 32 分鐘 |

從數據可以看到在同時供電的狀態下,筆電 充滿到 90% 約需 1小時20分多、手機的話在充到 90% 時則是 55分 左右,可以發現到相對於 單孔 充電來說,雙孔充電上兩個裝置 筆電跟手機 同時充電上有多了一些時間,但增加的時間沒有明顯有感的多。基本上雙充大約都能在一個小時多充滿到 90%,所以如果在外咖啡廳喝大約一個小時多的咖啡就可以充滿到 90% 以上了!
筆電 + 手機 + 耳機 對我來說也是一種常見的使用情境
- C1:筆電 ASUS Zenbook S16 (UX5606)
- C2:手機 SONY XPERIA 1 VI
- A3:耳機 SONY WF-1000XM4
設備 | 從 20% 充到 90% 時 | 最終充滿到 100% |
---|---|---|
ASUS Zenbook S16 (UX5606) | 約 1小時6分鐘 (≈66分鐘) | 約 42.5分鐘 (≈42.5分鐘) |
SONY XPERIA 1 VI | 約 1小時50分鐘 (110 分鐘) | 0 |
筆電的充電紀錄因為沒注意到螢幕蓋起來後,battery report 就不會紀錄,導致中間的資料沒記錄下來。
只有最初跟最後的充電數據…

手機的 3C Battery Manager 紀錄也出現異常,不大可能 89%~100% 是瞬間達到。

這次三孔充電,筆電跟手機的充電紀錄都出現異常狀況,但有印象在即使第三孔有用來給 SONY WF-1000XM4 進行充電,筆電跟手機的充電時間在體感上感覺是跟 雙孔充電時差不多,並沒有因為三孔充電時而出現顯著差異。
整體使用心得整理
- 體積小不過度佔用插座空間。
- 雙孔可同時充筆電及手機
- 即使在三孔同時充電時,筆電仍可維持穩定的充電效率。
- 單孔最大出力為100W,並沒有到 120W。
- 當充電第二或第三個裝置時,現有充電的裝置會出現重新充電交握的狀況出現。
- 目前台灣 ANKER 並沒有引進此款。
上述來說最大缺點應該就是台灣還沒有正式代理上市,我是去日本時買的。
再來雖然在雙孔跟三孔充電狀態下時,筆電仍然可以維持正常充電速度,不過手機的充電速度沒有想像中的快,雖然手機上有顯示快速充電的提示,不過可能是 SONY XPERIA 一直以來有顧慮電池健康度,所以在快速充電來說本就不會快到哪裡去。
即使充電的效率沒有想像中的高速,但畢竟體積大小的優點是我最看重的一點,可以在維持一般常見的大小狀態時,仍然可以做到三孔且可以同時充筆電手機及第三裝置,反正大約一個小時就可以同時讓三個裝置接近充滿90%以上,算是可以接受的一點了。

